?1.《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》?
?關鍵詞?:快速發(fā)表、錄用率相對較高
?描述?:該期刊專注于快速發(fā)表描述人工智能應用的文章,錄用率相對較高。
2.《Pattern Recognition》
?關鍵詞?:審稿速度快、錄用率高
?描述?:該期刊審稿速度飛快,錄用率高,是模式識別領域的頂尖期刊。
?3.《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》?
?關鍵詞?:多學科影響力、錄用率較高
?描述?:該期刊在計算機科學領域具有多學科影響力,錄用率也相對較高。
4.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》
?關鍵詞?:審稿快、錄用率高
?描述?:該期刊審稿速度快,錄用率高,是計算機領域的頂尖期刊之一,且對國人友好。
5.《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》?
?關鍵詞?:審稿速度適中、錄用率高
?描述?:該期刊審稿速度平均1~2個月,錄用率高,是國際公認的人工智能領域旗艦期刊之一。
?6.《Knowledge-Based Systems》
?關鍵詞?:錄用率非常高、審稿速度較慢
?描述?:該期刊錄用率高達85%,但審稿速度相對較慢,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國際性、跨學科且面向應用的期刊。
1.《APPLIED INTELLIGENCE》?
?關鍵詞?:錄用率高達94%
?描述?:該期刊審稿速度快,平均1~2個月就能收到錄用通知,錄用率高達94%以上。
?2.《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ntrol》?
?關鍵詞?:審稿通過率高達90%
?描述?:該期刊審稿時間大約2個月,收稿范圍廣泛,審稿通過率高達90%。
3.《ARTIFICIAL INTELLIGENCE》?
?關鍵詞?:錄用比例較易
?描述?:該期刊審稿速度較慢,平均9.0個月,但錄用比例較易。
4.《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》?
?關鍵詞?:錄用比例容易
?描述?:該期刊審稿速度偏慢,4-8周,但錄用比例容易。
5.《Journal of Field Robotics》?
?關鍵詞?:錄用比例較易
?描述?:該期刊審稿速度平均2月,錄用比例較易。
6.《ISATRANSACTIONS》?
?關鍵詞?:錄用比例66%
?描述?:該期刊審稿速度平均5.0個月,錄用比例66%。
7.《EMPIRICAL SOFTWARE ENGINEERING》?
?關鍵詞?:錄用比例容易
?描述?:該期刊審稿速度>12周,或約稿,錄用比例容易。
8.《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》?
?關鍵詞?:錄用比例50%
?描述?:該期刊審稿速度平均6.0個月,錄用比例50%。
1.《IEEE Access》?
?關鍵詞?:審稿快,錄用率高
?描述?:審稿時間平均1個月,錄用率在94%以上,適合畢業(yè)和申博。
?2.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》?
?關鍵詞?:審稿快,錄用率高
?描述?:審稿速度非常快,平均錄用時間為1-3個月,預審通過后的文章投稿通過率在90%以上。
?3.《Applied Intelligence》?
?關鍵詞?:審稿快,錄用率高
?描述?:審稿速度快,平均1-2個月,錄用率高達94%以上。
?4.《Neural Networks》?
?關鍵詞?:審稿快,錄用率高
?描述?:審稿周期快,錄用后對國人友好。
?5.《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》?
?關鍵詞?:審稿快,錄用率高
?描述?:中科院三區(qū)期刊,審稿快,通過率84%。
?6.《Machine Learning》?
?關鍵詞?:審稿周期適中,錄用率高
?描述?:平均審稿周期6-12周,錄用率86%左右。
?7.《IEEE Transactions on Emergi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》?
?關鍵詞?:審稿周期偏慢,錄用情況良好
?描述?:審稿周期偏慢,4-8周,但期刊質量高,錄用情況良好。
?8.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》?
?關鍵詞?:審稿周期長,錄用率高
?描述?:審稿周期較長,平均15.0個月,但期刊致力于出版高質量的論文,錄用率高。
?9.《Nano Communication Networks》?
?關鍵詞?:審稿周期快,錄用友好
?描述?:審稿周期快,對新技術、概念或分析的理論研究貢獻友好。
?10.《OPTICAL FIBER TECHNOLOGY》?
?關鍵詞?:審稿周期快,錄用友好
?描述?:審稿周期快,對光纖技術的創(chuàng)新研究錄用友好。
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& THEORETIC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》?
?方向:人工智能研究,錄用率較高
?描述?:發(fā)表高質量、經(jīng)過嚴格審查的原創(chuàng)論文,審稿周期較長,但錄用率相對較高。
?《JOURNAL OF INTELLIGENT & FUZZY SYSTEMS》?
?方向:模糊邏輯、智能系統(tǒng),錄用率較高
?描述?:旨在促進知識進步,審稿周期較長,但錄用率相對較高。
?《CYBERNETICS AND SYSTEMS》?
?方向:控制論、系統(tǒng)理論,錄用率較高
?描述?:分享控制論和系統(tǒng)的最新發(fā)展,審稿周期較長,但錄用率相對較高。
?《MODE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》?
??方向:建模、識別、控制,錄用率較高
?描述?:介紹北歐在建模、識別和控制領域的研究活動,審稿周期較長,但錄用率相對較高。
?《Kybernetika》?
?方向:控制科學、信息科學,錄用率較高
?描述?:發(fā)表高質量、經(jīng)過同行評審的研究文章,審稿周期較長,但錄用率相對較高。
?《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ntrol》?
?方向:計算機科學、自動化與控制系統(tǒng),錄用率極高
?描述?:審稿周期約2個月,通過率高達90%,非常適合急需畢業(yè)和評職稱的朋友。
?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》?
?方向:系統(tǒng)工程主題,錄用率較高
?描述?:發(fā)表高質量、經(jīng)過嚴格審查的原創(chuàng)論文,審稿周期較長,但錄用率相對較高。
?《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Science》?
?方向:多學科和跨學科領域,錄用率較高
?描述?:審稿周期適中,部分網(wǎng)友反饋審稿周期更長,但錄用率相對較高。
?《Neural Processing Letters》?
方向:人工神經(jīng)網(wǎng)絡,錄用率較高
?描述?:審稿周期較短,錄用率相對較高。
?《Frontiers in Neurorobotics》?
方向:具身自主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科學,錄用率較高
?描述?:審稿效率很高,錄用率相對較高。
?《Physical Communication》?
方向:物理層通信,錄用率較高
?描述?:審稿速度很快,錄用率相對較高。
?《IEEE SOFTWARE》?
方向:軟件開發(fā)信息,錄用率較高
?描述?:提供軟件開發(fā)信息,錄用率較高。
?《APPL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》?
方向:人工智能應用研究,錄用率較高
?描述?:解決人工智能的應用研究和應用中的問題,錄用率較高。
?《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》?
方向:超級計算,錄用率較高
?描述?:發(fā)表關于超級計算的技術、架構和系統(tǒng)等方面的論文,錄用率較高。
?《PeerJ Computer Science》?
方向:計算機科學,錄用率較高
?描述?:覆蓋計算機科學的所有學科領域,錄用率較高。
基本介紹
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是一本專注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國際期刊?,該期刊由John Wiley and Sons Ltd出版,創(chuàng)刊于1986年,月刊。期刊為有興趣探究基于智能系統(tǒng)構建的大量理論的個人提供了一個研究平臺。該雜志采用同行評審的形式,探討了當今該領域專家撰寫的幾篇引人入勝的社論。由于技術更新較快,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、檢查、分析創(chuàng)建、信息檢索、人機交互等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使用圖表和插圖來展示這些突破性的問題,并鼓勵讀者分享他們的想法和經(jīng)驗。
?這本刊的審稿周期如下:?
?審稿周期?:平均約12個月?
?錄用過程?:錄用過程包括初審、大修、再審等階段。有投稿者經(jīng)歷了三個多月初審,大修返回后再審一個月即被直接錄用?。也有投稿者在提交初稿后,經(jīng)歷約兩個月的時間(一個月分配AE,一個月找審稿人),之后進行小修和大修,最終在提交修改后的稿子后不久即被錄用?。
?投稿建議?:由于審稿周期較長,建議作者提前規(guī)劃好投稿時間,并耐心等待審稿結果。同時,根據(jù)審稿意見認真修改論文,以提高錄用機會。意外的是這本刊的檢索速度比較快。
]]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