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國內核心期刊?
《礦物學報》?
主辦單位?: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、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?。
收錄情況?:北大核心、CA、JST、CSCD、WJCI等。
研究方向?:區域找礦理論和方法、地質流體與成礦、稀土元素、金屬元素穩定同位素應用等?。
出版周期?:雙月刊,知網首發優勢顯著,審稿周期較短?。
《巖石礦物學雜志》?
主辦單位?:中國地質學會巖石學專業委員會、礦物學專業委員會?。
收錄情況?:中文核心期刊、CA、JST、CSCD等;2023年影響因子1.476(復合)?。
研究方向?:巖漿巖、變質巖、沉積巖的巖類學、實驗巖石學、礦物學等?。
出版周期?:雙月刊,投稿需通過遠程采編系統?。
二、國際SCI期刊?
《Minerals》?
分區?:中科院3區(礦物學領域)?。
影響因子?:2.818(2023年)?。
研究方向?:礦物學、礦物地球化學、地質年代學、礦產勘探等?。
特點?:審稿周期短(約18天),年發文量高(1300+篇),支持開放獲取(OA)?。
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》?
分區?:中科院1區(工程技術大類)?。
影響因子?:11.8(2023年)?。
研究方向?:采礦工程、安全技術、礦物加工、煤田地質等?。
特點?:審稿嚴格,錄用率較低,但見刊速度快?。
《MINERALS ENGINEERING》?
分區?:中科院2區(礦物加工領域)?。
影響因子?:4.8(2023年)?。
研究方向?:礦物物理分離、化學方法、過程控制等?。
特點?:審稿周期約1個月,錄用率55%,適合快速發表?。
《ORE GEOLOGY REVIEWS》?
分區?:中科院1區(地球科學大類)?。
研究方向?:礦床學、礦產勘探技術、成礦模型等?。
特點?:側重理論與實際應用結合,審稿周期較長(>3個月)?。
三、其他推薦期刊?
《MARINE GEORESOURCES & GEOTECHNOLOGY》?
專注海洋礦產勘探與回收,審稿周期>12周,非OA,無版面費?。
《Physicochemical Problems of Mineral Processing》?
OA期刊,側重礦物加工創新技術,審稿周期6-12周?。
《Journal of the South African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》?
雙月刊,涵蓋采礦、冶金技術發展,OA期刊?。
四、投稿建議?
國內投稿?:優先選擇《礦物學報》或《巖石礦物學雜志》,兼顧權威性與審稿效率?。
國際投稿?:
追求高影響因子:選擇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》?;
快速發表:考慮《Minerals》或《MINERALS ENGINEERING》?;
海洋礦產方向:推薦《MARINE GEORESOURCES & GEOTECHNOLOGY》?。
以上期刊均需通過官網或指定投稿系統提交,具體格式要求可參考各期刊投稿指南。
]]>?明確研究領域與主題?:首先,研究者需明確自己的研究領域與主題。不同的期刊往往側重特定的學科方向,涵蓋基礎研究、應用研究、跨學科研究等多種類型。可以通過查閱相關文獻,了解自己研究主題的前沿動態和已有文獻的發表期刊,為后續的選擇打下基礎?。
?查閱期刊的范圍與投稿指南?:每個期刊都會在其官網上提供清晰的投稿指南和期刊范圍信息。在選擇期刊時,研究者應仔細閱讀這些信息,確保自己的研究內容符合期刊的主題和范圍。通常,期刊會在其介紹中列出適合投稿的研究領域、文章類型(如研究論文、綜述文章、案例研究等),以及所需的研究方法和數據類型?。
?評估期刊的影響因子和聲譽?:期刊的影響因子(Impact Factor, IF)是衡量其學術影響力的重要指標之一。了解期刊的影響因子有助于研究者評估其在學術界的地位。影響因子通常由一些知名的數據庫計算,如Web of Science或Scopus。除了影響因子外,還需關注期刊的聲譽和歷史,這些都可以通過查閱學術社群中的討論和推薦,找到一些權威的期刊?。
?考慮期刊的開放獲取政策?:隨著開放獲取(Open Access)理念的普及,越來越多的期刊采取了開放獲取模式。在選擇期刊時,研究者需要考慮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否希望以開放獲取的形式分享。開放獲取期刊可以讓研究成果更容易被公眾、學術界、政策制定者等廣泛獲取,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的可見性和影響力。不過,也需要關注開放獲取期刊的文章處理費(APC),確保在發表之前能滿足相關的經濟條件?。
?審稿速度與發表周期?:各個期刊的審稿速度和發表周期差異較大,對于一些急需發表的研究成果,研究者需要選擇審稿周期相對較短的期刊。通常,期刊網站上會提供平均審稿時間的信息。此外,了解期刊的審稿流程,如初審、修改、終審等時間安排,有助于研究者把握時間節點?。
?參考具體期刊推薦?:對于礦物學研究,可以參考一些具體的SCI期刊,如《應用粘土科學》(APPLIED CLAY SCIENCE)、《采礦科學檔案》(Archives of Mining Sciences)和《CANADIAN MINERALOGIST》。這些期刊在礦物學領域有較高的影響因子和較好的聲譽,適合發表礦物加工方面的論文?。
其次,在礦物學領域,推薦以下EI和SCI學術期刊?:
?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?:該期刊是美國出版的月刊,專注于礦物學與巖石學的研究,由Springer出版?。
?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-PLANETS?:該期刊也是美國出版的月刊,專注于地球物理學研究?。
?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-SOLID EARTH?:這是美國出版的月刊,專注于固體地球的地球物理學研究?。
?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?:該期刊是英國出版的,專注于地球物理學與工程學的研究?。
?JOURNAL OF PETROLOGY?:這是英國出版的月刊,專注于巖石學的研究?。
?JOURNAL OF SEISMIC EXPLORATION?:該期刊是法國出版的季刊,專注于地震探測的研究?。
?LITH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?:這是美國出版的雙月刊,是《巖相學與礦物資源》的英文版,專注于巖相學與礦物資源的研究?。
這些期刊在礦物學領域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和認可度,適合發表高質量的研究論文。
]]>